Comments are off for this post

法治已死?訪問查錫我(大律師/認可調解員)

什麼是不公義?

就是當我們看見一件事情不應該發生而發生了,內心便會感到不舒服。舉例來說,我們看見幾個成年人在打一個小孩,我們自然地會覺得這是不對的、不公義的,這是比較簡單的解釋。其實,所謂的公義與否,就是你看見一件事情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就是不公義了。

如何尋找到一個大家都認同的公義呢?所以就需要有一個公平的準則,即是說你做一個行為要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舉例來說,當警方要執法,執法是警方的職責,因此不能夠有差別地執法,有些人隨便地處理、有些人則認真地處理,甚至有些人沒有犯法也被控告,這樣就會令到別人覺得不公平。不論是藍色或黃色(不同政見),也應該要有這個準則。也許你會問,為什麼有些人看法又不一樣呢?若你問王陽明,他可能會說是工夫的問題,所謂工夫就是平常自己有沒有不停的反省,自己不斷的思考,用批判的角度看問題。舉例來說,就是看一面鏡子,如果鏡子沒有清潔而堆積滿塵,就會看不見自己的本相。

另外我也想說,香港這幾個月也很動盪,也有很多人也不開心。不開心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們預設了一個立場。當我們預設了一個立場,自然就會不開心,當你發覺事情的發展不如你所想的方向,你就會不開心了。」

 

瞎子摸象

「在這些情況下我會表達一兩句意見,一說便會被群攻,被群攻我便會很簡單,通常做一個合十手勢給他們,他仍會繼續說,我便會回應你是對的;如果他再繼續說,我會回應你仍然是對的;有些人按捺不住仍然再繼續說下去,第三次我便會回應你全部都是對的,但是是從你的角度來看,從你的角度來看你全部都是對的。

我想起從前有個故事,說有個老和尚在廟中,他說完一堂經後,所有徒弟便離開,只有一位小徒弟留在廟內服侍他,一會兒大師兄走進廟內說「師傅師傅,剛才你說經說的這個凶是這個意思,但二師弟緊持說不是,跟我辨論起來,究竟是否對的?」老師傅回應「你是對的!」大師兄便很開心,因為師傅說他是對的,便出去跟二師弟說師傅說我是對的,於是二師弟便忍不住前往找師傅「師傅,你剛才明明這樣說的,為何會跟大師兄說他是對的呢?」師傅回應「你都是對的!」這樣,兩位徒弟離開後,小徒弟便忍不住問師傅「大師兄這樣說你說是對的,二師兄那樣說你同樣說是對的,究竟誰才是對的呢?」老和尚便回答「你也是對的!」這意思是什麼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執著於一些觀念,是要分別出誰才是對,但我們忘記了很多時候我們看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及不同的體會,而得出不同的結論,你的結論你的體會並不等於全部的真相、全部的真理,即是老和尚說了他的經,你有你的領會,他有他的領會是沒有問題的,對嗎?所以小和尚問師傅為何兩位師兄說你都說是對的呢?小和尚也是對的,因為他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對的,所以我便用這個方法,到了最後我便回應你們全部都是對的,但是這是從你們的角度看便是全部是對的。

曱甴你便毒死牠、打死牠、扑死牠,警察扑牠也是對的,是曱甴來的,應該扑死曱甴,消蟲除蟲,That is no good at all,這樣對社會一些幫助也沒有,仇恨及製造分化是沒有意思的,我們要明白我們都是神的兒女,我們都是一,由一一直分出來,其實到最尾也是一,或許我說得簡單一點,有些人覺得我喝的水是很好的,我這杯是井水,有些是河水,有些是雨水,有些是坑渠水,那些坑渠水,我們忘記了所有都是水。」

不公義的火

「不公平、不公義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又是怎樣面對及經歷呢?一定有的,必須明白我們活在不完美的世界,我們追求完美是對的,但是我們活在這世界是充滿不完美,有很多不公義、不公平的事情。但有時候面對這個情況,心會很憤怒、會發聲,怎樣才能夠做到不讓仇恨支配自己的決定呢? 首先我想我們要先學懂接納自己,我們要接納我們是有七情六慾的,我們是有脾氣的、有情緒的,但是我們也要提醒自己,情緒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們是會發脾氣的,但發脾氣後我們便要反醒,是否真的繼續憤怒下去呢?憤怒有什麼好處呢?有什麼幫助呢?是沒有意思的,當然我們看見不公義的時候,是有情緒出來的,包括你會很憤怒、很不開心,但往後你便要想一想你應該怎樣應對呢?正如我剛才所說,在群組內表示一些不同的看法,表達意見卻被群攻,數人群攻我一人,攻了一段時間我感到無謂再糾纏於一些無謂的事情上,所以我便回應他是對的,從他的角度來看確實是對的。

如剛才我說不要標籤是重要的,因為一旦標籤了便把別人和我們分開了,Alienated,即是他不是人,是物件來的,這樣是不好的,特別我們是基督徒,我們經常說我們都是神的兒女,你是黃的是神的兒女,你是藍的也是神的兒女,你是非黃非藍的都同樣是神的兒女,你是基督徒是神的兒女,你是佛教徒也是神的兒女,我的看法便是這樣。既然大家都是一樣,也是弟兄姊妹,便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大家只是看法不同,他只是執著於自己看的部份以為代表了真理,你明白後便一笑置之,沒問題的,這証明你遠超於他,你看得比他多,因為你願意聆聽多一點。」

家人和理非

「首先要明白就是,第一就是不應該在家討論政治,因為討論政治,除非大家一致,那就OK也很開心,大家立場一致。但當你發現到你的爸爸媽媽可能跟你想法不同,那我覺得你無需要去嘗試說服對方,因為你是不會說服到對方,反過來做父母的也都一樣,你是不會說服到你的兒女。重要是你去理解他們、了解他們,尤其是做父母,也要包容一些。

我知道有很多年青人被父母趕了出去,不准他們回家,因為你太過激烈,那其實某個角度來說,就是將他趕到不歸之路,其實是不好的。因為如果你當父母 我們應該用愛和包容來處理問題,作為兒女的也應該體諒,如果你當父母也會擔心兒女。

怎樣去調解呢,最緊要第一,雙方都願意調解,如果大家都不願意調解,就無法去調解,我怎樣也要堅持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那最好就是避免在親人間去討論政治取向,特別是你知道對方的取向跟自己不同,更加要避免。多講關心的說話,比強調自己的觀點正確好,因為你的觀點怎樣正確,在對方來看也是錯的,反過來也是一樣。既然如此,那就無需要說服他們,我們要去學習一件事 就是謙卑、尊重和包容。如果能夠做到謙卑,能夠做到尊重和包容,很多很多衝突也可以避免。」

香港法治是否已經死亡?

「如果用已經呢,那我可以說尚未,不要先去灰心,如果已經死亡,即是已經沒有了,那我說尚未,即是我們仍然有法治的。最關鍵就是我們有一個獨立的司法機構,法庭基本上都是獨立,是不會受任何控制的。當然個別法官在判案時,他有自己的想法,未必能令每個人都滿意,但也希望大家能夠明白,我們必須尊重這個法官的決定,如果這個法官做的決定是不對的話,我們有上訴機制,透過司法程序,去達至我們心中認為的公義,不要妄言去批評法官,令到法官不知怎去判案,這樣判批評,那樣判又批評,即是左又不能,右又不能,那法官要不要判案好呢。

當然法官判了案,你可以不同意他,我們那就用法律解決它,香港是有一個相當好的法治基礎,我們大家都尊重這個司法制度,所以希望大家對這個法治繼續支持。如果你繼續支持法治的話,那香港法治是不會死的,當我們人人也放棄的話,人人也說香港法治已經死了的話,那就真的沒有了法治。所以關鍵仍然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是否願意為法治挺身而出,去保護法治呢?當有人去批評法官時,我們是否應該去告訴他,不應該批評法官呢?如果你覺得法官判得不對時,你可以去上訴,你上訴一層又一層,香港可以有起碼兩級的上訴,上訴庭,最後可以去到終審庭,去討回公道。

但首先我們要去接受,世界並不完美,既然不完美的話,我們也要去接受當中不完美的地方,亦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因為我們自己不完美,都要明白別人也有不完美,我們接受這個不完美,我們的心會比較舒服。」

BVF記者

(反修例風暴)

■報料熱線﹕inews@bvf.world / 2155 2800

Comments are closed.

探索更多來自 幸福傳聲基金會 Blessvision Foundation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