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s are off for this post

告別完美-鄧萃雯

temp

主/主持(樂樂、陳祺萱)
萃/鄧萃雯

主:今日的嘉賓,她十八歲便參加藝員訓練班,首次拍劇便做第一女主角,她更是TVB首位蟬聯視后獎座的女藝人。她演過的九姑娘、如妃均深得觀眾喜愛;不過,現實生活中的她,在這段超過三十年的演藝生涯中,並非一直都是一帆風順,她經歷過考驗和低潮。到底她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和事業作出抉擇,好令自己得到真正的快樂?歡迎雯女,鄧萃雯。

萃:你好。

主:知道你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不知道你是否對接工作很有要求,所以想接一些令自己工作得開心,或有滿足感的工作?

萃:我覺得重點是,我其實很清楚自己活到今天,還有甚麼是自己想做,我覺得做人需要精簡,尤其是所有的人生經驗、經歷是讓自己過濾。當然,如果你連溫飽也未有時,你便沒有選擇,你就要用心、努力的,滿足你的生活水準或溫飽。到了一定歷練,或經濟已穩定時,一來我自己是一個基督徒,我看到神一直帶我前行,祂給予我許多好的、高處的東西,也給予我低處的東西、不開心的,或跌倒,甚至是負資產,甚麼也嘗過。我覺得到了今天,我其實很清楚自己仍然想作甚麼,也是因為經歷過就知道,不可以勉強自己的身體去作一些支持不住的事。

主:這感受是否來自你在拍《金枝慾孽貳》時所經歷到?你發現自己不斷工作,原來不知不覺壓力也達頂點,是嗎?

萃:是,其實我自己認為,壓力是累積的,不是一次便「爆煲」,例如在我未「爆煲」前的《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其實(在拍)《巾幗梟雄》時我已經知道的,其實在《金枝慾孽》時,我已領教過,不過那時是十二、三年前,尚年輕一點,就算沒有劇本,最多也是崩潰和哭,我拍了三天廠景已經哭了,其實以我自己的資歷,很難會令我不敢望對手兼且哭起來,其實那時我已經承受過一次很辛苦的壓力,但還是硬着頭皮上,(因為)負資產以後,也要盡力去做,很多東西也要吞進肚裏。但待我演《巾幗梟雄》後,我能夠應付的,甚至大家會覺得我演得好,那時是有劇本的,不過我發現,原來自己的個性、性格,會影響自己(有)太大壓力。我曾經試過在半夜三、四點的時候,我想是聖靈提醒我,我望着整個廠的人,那次是一些「大龍鳳」場口,有許多人在,我望着他們(想):「為甚麼你們會打瞌睡,為甚麼每個人都沒精打采?」我會這樣子challenge(質疑)人,那時其實是半夜三、四點,想睡是正常的,沒精打采、捱了這麼久。聖靈就提醒,也就是我自己的信仰,祂在裏面告訴我:「鄧萃雯其實不正常的那個,可能是你!為甚麼半夜你會那麼精神呢?」我記得有一次,之前有一位前輩劉松仁,他跟我十分老友,他有提過我:「我和你的性格,拍戲那麼認真,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我們的身體,run(運作)得太厲害,身體運作得太厲害時,想要它停下來時,它卻不會就此停下來的。這一類人很容易會勞損。」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來,咦,可能我就是這樣,我要求太高,要求太完美,所以我的身體run得太厲害時,就停不下來了。那是其中一個半夜的時候,我對自己的提醒。接着待我拍完《巾幗梟雄》的四奶奶的那一天,我們慶功,我就發現,當喝了一口酒後,平日我開心才會喝酒,因為「殺清」,大家都很開心,但我喝了一口酒以後,我聽到幾個同事在說:「其實雯女你還可以再做好一點……」他的意思是leadership(領導)方面,「你是女主角,你演得好其實影響很多人。」

主:就是可以帶領其他人入戲。

萃:是,他說的類似是這個意思。嘩……我立刻流眼淚,連一秒也不用想,我的眼淚就滴下來。

主:是甚麼原因呢?覺得自己已盡了力,仍要遭人挑戰嗎?

萃:我當時立刻回答他們,很instinct(本能),很直接地說:「我只是一個小女人,我已經盡全力了。」其實他們並不是harsh(苛刻),也不是惡意,大家喝了兩杯便閑聊而已。但我發現,咦,為甚麼我會哭呢?我很tough(堅強),那天其實是很開心的。第二天就剛好是我和牧師的查經班,我第一時間就告訴牧師,不過很神奇的,牧師在那天正準備……當時羅慧娟還在,我和娟妹一同查經,牧師正正想介紹心理輔導給我們二人,不知道為甚麼,因為曾經有一個姊妹接受過輔導,覺得很好,她專門輔導基督徒,就連師母、傳道人也會找她的,她是女性,他說如果我們有需要便可以找她,因為有姊妹用過(她的服務),覺得挺好的。我第一時間抄下電話,第二天便打給她,因為我自己是感覺到,其實我是壓力「爆煲」,雖然那次我沒有事,拍完整個劇,最後成績也很好,但我想提醒大家,不要以為過渡了,就會沒事,不在意自己身體的反應,其實身體是最疼愛我們,它會告訴我們有甚麼問題出現,我們不可以ignore(忽略)它,不可以不理它。

主:當時你的身體給了你一些信息,其實除了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令你崩潰,還有甚麼先兆令你知道,原來是有些信號曾經給你,令你知道自己去到一個極點?

萃:剛才《巾幗梟雄》已經是08年的事,幸好那次我很聽話,接着那一年我沒有拍劇,我就去接受心理輔導,拆毀一些在我成長過程中,給予我那些錯誤的性格,其實就像那些要我搏命,拼命,總之為了工作就可以連命也不要,不用理會身體,盡全力做事就可以了,成功才是最重要。我覺得很好的是,那幾年我其實一直在丟掉那些,透過輔導,或透過上性格課堂,我就丟掉了那些在性格上會傷害我,我視它為負面的東西。初聽之下,認真是好的,拼命也是好的……

主:工作來到,是不容許我們不做。

萃:但正正是因為這樣,其實也是在傷害我們健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常常美化了它。所以經過這些事,我做了一輪功夫之後,到了2013年我拍《金枝慾孽貳》的時候,其實工作壓力令我的情緒出現了問題,在甚麼地方顯示出來?首先是我的皮膚,我的皮膚不化妝時是紅黑色的,我的臉和頸已經不同顏色了。我當時其實不知道自己有事,因為我未有過這樣的經歷,我還常常怪責自己,是不是之前做了laser(激光),去了些斑,我本想着既要拍宮廷片,一定要漂亮才行,我做了許多護膚的事,我第一時間在怪自己,是否我做得太多,令皮膚適應不到。這便加多了一重壓力給自己,覺得是自己做錯了,是我做錯事。那時我不知道我的皮膚在告訴我,我壓力「爆煲」。因為沒有劇本,是零劇本,要「飛紙仔」,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拿捏、把握角色,我發現我是未有過這樣的經驗,所以每天我也很驚慌,任何時間在化妝也好,我也在背對白,也是在很驚慌的狀態,我沒有膽子離開香港,阿娟其實在末期(癌症)的時候,我很想去看她,但我還是不敢離開,每天處於很驚恐、焦慮的狀態,很崩緊。還好,我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幸好我仍然能上班,但每天也很痛苦。每天也在質疑自己,「弊了,這是我最好的能力,最能夠拿捏到的工作能力,但現在我彷彿失去了它。」所以我很驚慌,其實是一個很挫敗的感受,幸好我會很關注自己的身體。我發現似乎不妥,我身體像有許多微血管,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當時像許多微血管也在顫抖。外在是看不到的,所以外人是無法明白,當你告訴別人:「我不行了。」別人只會說:「所有人不行,但惟有你一個行。」那就更糟糕,就像是我有問題。接着自己又要為面子想,「弊了,兩屆視后,現在驚慌至完全不會演戲,怎麼辦?」我想和大家分享,不行就是不行,不要再迫自己,為甚麼我會那麼差,當你再這樣看自己,再challenge(質疑)自己,其實只會給予自己更大壓力。

主:你是如何轉變?從當初強迫自己追求完美,到最後願意放下,你是如何突破?

萃:我很慶幸有個天使在身邊,有一個師母,她是前醫護人員,我常常去她那裏,她有個儀器可以check(檢查)身體。我去到的時候就告訴她,我的微血管彷彿在顫抖,她就立刻用儀器替我check自律神經,我從前未聽過甚麼是自律神經,她替我檢查甲狀腺、自律神經,這些全部都跟壓力、精神、情緒有關。我發現當我明白多些,不再處於無知的狀態,當我從儀器看到,是的,我的自律神經真的很差,很多東西在影響我。我立刻問師母:「我是不是要去看精神科醫生?靠藥物能幫助我嗎?我每天在顫抖,我很擔心,其實是很難開工,我很痛苦。」她對我說,這一刻的我未嚴重到要吃藥,因為如果一吃藥,便要停工了。她第一時間,由於她是師母來的,即是牧師太太,她對我說:「我們可以祈禱,我們可以求神,我們的價值觀可以改變,很多事也可以幫助你的。」我當然深信,因為神也拆毀我這麼多年,我知道那些東西一定是有原因的,是救我的前設來的。我們祈完禱以後,我覺得很神奇,我之後再去上班,我已經改變了很多。首先我放下面子,「不要緊的,零分就零分吧!」我覺得唯一很重要的就是,整套劇再拍下去的日子,我只是要拯救我的健康,我唯一一個目的,就是拯救我的健康,不可以再遭到毀壞,因為拍戲只是身外物,做得好做得不好並不重要。我是完全跟鄧萃雯從前拍戲的要求,完全放手了。但是我祈禱以後,我完全放下這些以後,我就很不同了。當然我也辛苦,因為仍然有困難要克服,但我心靈上有很多東西,我自由了。我完全覺得零分便零分,如妃娘娘是唯一留下來的角色,那又如何?不要focus(專注)那麼多壓力給自己,那些也跟我無關。我覺得很好,這些都救了我。

主:剛才雯女說將生活的焦點由事業轉往健康和心靈。這些事對你有何啟發?

萃:直到現在,可以說,這件事已經沉殿、領悟了許多,到了今天,我覺得很好的是,原來聖經有提過,我們不能敬拜神,但同時又拜瑪門。其實瑪門不僅是錢,神也叫我們不要拜偶像,我明白其實偶像可以是我們做得最好的事,當這東西在你生命裏佔很重要位置的時候,其實它就可以取了你的性命,以及你會將它放在第一位。直至這個經歷,我真的沒有辦法不講,原來真的不用靠自己,真好。主耶穌原來對我說:「你不用抓得那麼緊,否則你連性命也保不住。」我覺得每個人也會用不同的方法去幫助自己,我這樣的人可能一生也很努力,祂一定要拆毀我的努力不懈,不要再有那麼多苦澀了,其實是可以不用那麼辛苦的,一定要經歷這樣的事。

主:是不是因為這樣,你更享受到外地旅遊?或者做些事來放鬆自己?

萃:我覺得最初的兩、三年,即《金枝貳》以後,我第一件做的事是養生。第一我開始愛惜我的身體,因為做演員,其身體、整個人、臉、身體、體能,身心靈所有的也拿來用,我已經將它耗盡了,從來也沒有問過它:「你到底能支持下去嗎?你累不累?」累與否也不會問,連能否撐下去也不理了。到了「爆煲」(的地步)它說:「哭你又不理,做少少事,臉又紅又黑也不知道是甚麼事,從來不關心我。」易地而處,我也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可憐,好像只給我使喚,從來不愛惜它。我覺得這幾年有愛惜它,以及,有一件事我很需要分享,原來我在前兩年,我停工,到最後我發現我沒有適合的助手,沒有經理人,不如我連工也不做了,那兩年我停止接工作,因為我知道我的mode(模式),我工作的mode開啟了,就算去旅行我也是處於工作mode,看到甚麼也是想到工作。我仍是input(進入)了做事的category(類別)。所以一定要所有事停下來,我要過不工作的日子,要與工作無關的。我發現我的人生到了前兩年才第一次領悟到甚麼是幸福,我覺得挺有趣。很多人可能見到你,覺得你挺成功,做了那麼久女主角,許多業績也很好,你不覺得幸福的嗎?你信主那麼久也不覺得幸福嗎?那些可能是喜樂,但我覺得完全的幸福,原來在我的個性中,是要關掉working mode(工作模式)。第一次我不擔心我的人生,我真的完全放手,我很相信,我是可以活下去的,不需要靠任何工作狀態,有甚麼plan(計劃),不用plan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得着。

主:真的要恭喜你。我們預備了一份禮物送給你。之前我們去了加利利湖,有加利利湖的石頭,石頭上有一個很特別的十字架,我們將它送給你。當你累的時候,或當你很享受的時候,可以戴着它,幸福跟你是每分每秒同在的。

萃:我也很喜歡加利利湖,多謝,它很配襯今天我所穿的衣服,謝謝。

主:若要鄧萃雯選一首歌送給聽眾,來鼓勵他們,你會選甚麼歌?

萃:我想送紀文惠的〈愛救了我〉給大家,她是台灣女歌手,信主後,將一些歌唱成pop music(流行音樂)的詩歌,是很好聽。為何我那麼喜歡?因為那首歌只要一播放,我整個人也會很輕鬆,也會跟着音樂搖動。歌詞我覺得很適合我,因為我想在我的生命裏,最重要的未必是事業、錢或物質,其實最重要的是愛。也是因着神的愛救了我,我覺得〈愛救了我〉,對我是一首人生的主題曲。

主:希望這首歌也能救其他人。

幸福結算:
其實做演員,所有的身心靈也是拿來用,我已經將它耗盡了,如果主觀地成為自己的身體,我也會覺得我很可憐,我的身體,我覺得我這幾年是有愛惜它,第一次領悟到甚麼叫幸福。

Comments are closed.

%d 位部落客按了讚: